美利坚民族是个年轻、纯真无邪、自信、富有生气的民族。像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人,美国生活性好动,不甘寂寞。像个精力充沛的青年,美国人不停地干这忙那,好像有永远也使不完的精力。城市里的人好像永远赶着去什么地方;乡村里的人一直在农田、养鸡场、谷仓、奶牛场之间奔跑不停;办公室里的人有着堆成山似的文字工作(paper work1)要做;公司里的秘书手脚不停地接电话、送文件。你在街上走逛,后面的人会大步流星地超赶到你的前面;你去饭店就餐,难得寻觅到能与你说笑寒喧的伴侣。生活的步伐像一根上足了的发条一样,有条不紊地不停运转,构成了一幅繁忙、近乎于疯狂的现代生活活画面。
美国人的快步伐生活方法,除去止述美利坚民族好动不好静的秉性以外,非常大程度上与他们社会的激烈角逐息息有关。美国是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物竞天择,适者存活的法则是它的运转规律,不进则退,不胜则败。为了存活和成功,美国人需要拼搏和奋斗,而拼搏与奋斗的一个要紧方面是与别人抢时间、争速度,使自己一直处于依赖地位。这样来看,美国人的快步伐生活方法是被他们紧张激烈的社会角逐所逼迫出来的。由于这种逼迫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美国人对快步伐生活方法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个人进步
美国是个尊重个性、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个人奋斗成功的故事是美国梦的精髓部分。无论是卡内基从家徒壁立的学徒工到富甲天下的钢铁大王,还是林肯从平头百姓之家平步青云地登上总统宝座,他们都是普通美国人津津乐道、梦寐以求的个人成功典范。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人事关系、家庭背景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如在乎大利,大家需要教父的帮忙,在非洲,大家需要得到酋长的引荐。但在美国,人事关系固然能够帮助大家获得成功,但更要紧的,是个人的努力精神、才能智慧、进取勇气和随和性格。美国是个自己动手的社会,大家对机会均等的观念坚信不移。在那里,成功既不靠家世祖传,也不靠别人赐予。个人进步,全在于我们的艰辛努力和不息奋斗;个人进步,也是自我价值达成的主要标志
从一定量上讲,个人进步的衡量标准之一是看一个人的职位升迁,由于知识告诉大家,任何一个单位,凡奉行任人唯贤精神的,只有那些有才能、工作成绩出色的人,才可能常常得到提拔晋升。鉴于这个缘由,美国人对获得一份好工作――一份时常能带来机会的工作,十分看重。受聘之前,他们多方打听,仔细调查,尽可能设法确信那份工作对自己有利。一旦发现工作环境不利,美国人会毫不犹豫地改换门庭,另谋他职,即跳槽(job-hopping),由于大部分美国人都遵守此则行事,辞职对于他们决非什么不体面的事情;相反,它睦作追求个人进步的一种象征,被看作寻觅升迁机会的一种努力。
说话直率
中国有一条古训,礼多人不怪。大家请人来家吃饭时,明明做了一桌子的菜,却对客人说:今天没什么菜,随意吃吃。大家之所以这么做,是由于自谦在大家文化里是一种礼貌。然而,美国人对这种转弯抹角方法表达的礼貌感觉很难恭维。与大部分欧洲国家的人一样,美国人喜欢直率地表述我们的看法和建议。在他们看来,一是一,二是二,没必要在简单的事实面前添加多余的修饰词句。譬如:美国人请人去他家作客,他们会指着桌上的菜肴明确地告诉客人,大家为你的到来,筹备了这类美味的东西,期望你喜欢它们。
美国人觉得,我真诚地邀请你来,当然得叫你了解我的诚意所在。因为美国人讲究直率,在平常的交往中,他们对事情和人都乐于直抒己见,坦言相告。他们觉得,各人建议不同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大家在交换建议和随意闲聊中,决不会因你的建议不同而感到大惊小怪。一句话,只须言词不太唐突、尖刻,建议上的争执是无伤大雅的。
这种直率反映在评议用上,美国人在交谈中废话(waste words2)较少。他们在回答别人的提问时,喜欢用简单、但看法明确的yes,sure,No,of course等词。这类简单的答语并不表示美国人讲礼貌,或者脑子简单,而是他们不拘礼节、坦率直爽之性格的体现。
很多与美国人交际的人都有这种领会:当你赞赏一个美国人时,如说他车子开得好,汉语讲得漂亮,他会莞尔一笑,道声谢谢。但当大家中国人称同意胞时,如说某人文章写得好,英语讲得流利,他会自谦地连声说道,不好,不好,或者哪儿,哪儿。东西方人文化上的这种差异既值得玩味,也应引起学习英语学习者们的足够注意